强化“四坚持、四解决” 持续提升驻村帮扶质效
河南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驻村帮扶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聚焦重点工作,完善体制机制,扎实稳健推进,为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能。目前,河南共有派驻村1.3万个,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3.3万名。
一、坚持精准选村,解决“帮扶谁”问题。明确总体要求。在严格落实“四个不摘”的基础上,大稳定、小调整,对全省面上缩减比例进行测算,提出“保持派驻村规模总体稳定、调减面在3%左右”的总体要求,确保驻村帮扶工作平稳有序优化调整。细化评估指标。结合实际,综合设定村“两委”班子运行情况、“五星”支部建设成效、产业发展状况、乡村治理水平等定性指标,人口规模、脱贫户和监测对象数量、集体经济收入等定量指标,作为评估指标,确保优化调整驻村范围标准明确,一把尺子量到底。坚持补短强弱。在保持脱贫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村(社区)驻村力量不变的情况下,主要对一些经长期帮扶已建成四星、五星党支部的村,将原结对帮扶的省市驻村力量调整到相对薄弱的一星、二星脱贫村,推动驻村力量合理分配。
二、坚持因村派人,解决“谁来帮”问题。优化选派层级。最大限度加大省、市选派力度,积极从人员编制较多的省市直单位、高校、企业和中央驻豫单位中挖掘潜力,确保高质量完成省市两级选派目标任务。突出优中选优。严把资格审查关、素质能力关、比选择优关,确保选派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有培养潜力的优秀年轻干部到基层一线历练。实现精准匹配。坚持因村定人、人岗相适,推动省市驻村力量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任务重、推动乡村全面振兴难度大的村倾斜,确保“好钢用在刀刃上”。省市两级选派驻村第一书记4400余人、占比33%,工作队员4700余人、占比24%。
三、坚持突出重点,解决“帮什么”问题。明确重点任务。省级印发驻村帮扶工作指引,明确重点任务。市县结合实际,列出“一看就懂、上手即干”的任务清单。驻村干部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制定任期规划、年度计划和推进措施,乡镇和派出单位审核后,督促抓好落实,充分发挥驻村帮扶作用。促进群众增收。督促指导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强化产业就业帮扶,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壮大新型集体经济,强化帮扶产业联农带农益农,实行常态化岗位信息共享和发布机制,采取经营主体带动、帮扶车间吸纳、以工代赈助力、公益岗位托底等就业举措,落实就业帮扶各项政策。办好民生实事。驻村干部结合派出单位职能和资源优势,聚焦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确定一批民生实事,让群众可感可及、看到变化、见到成效。
四、坚持严管厚爱,解决“怎么管”问题。创新管理模式。依托河南省防返贫监测帮扶平台,开发驻村干部“帮扶主体”模块,全省驻村干部纳入平台管理,分类建设驻村帮扶信息库,实现精准指导、高效管理。实行“三管”模式,组织、农业农村部门指导管理,帮助理清思路、解决问题,确保真蹲真帮真干;乡镇党委直接管理,严格落实日常管理制度,确保在岗在位在状态;派出单位协助管理,做好服务保障,发挥后盾作用,确保安心安身安业。狠抓教育培训。采取“主课堂+分课堂”同步培训模式,对全省新任驻村干部进行一体化任前培训。做到全员参训、同堂受训、精准培训。激励担当作为。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推动各类资源向派驻村倾斜,落实各项补助补贴政策,帮助驻村干部解决后顾之忧。在提拔使用、职级晋升等方面优先考虑,制作推出第一书记专访系列短视频30余期,做到政治上激励、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