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构 > 区域协作促进司 > 东西部协作

锚定“走在前列”目标 持续推动粤桂粤黔协作提质增效

日期:2024-09-23 作者:广东省农业农村厅 来源:区域司协作处 【字号: 打印本页

  

  广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东西部协作和寄望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守底线、增动力、促振兴”,聚焦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实现协作双方互利共赢,扎实开展“四项行动”,务实推进产业、劳务、消费、科技、干部人才等方面协作,持续推动粤桂粤黔协作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高站位坚决扛起政治责任。锚定“广东东西部协作持续走在全国前列”目标,不断提高各级党委、政府的政治站位,强化东西部协作政治责任。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亲自部署推动,审定2024年度东西部协作协议指标内容。印发《广东省2024年东西部协作工作要点》,专门对“四项行动”进行具体部署。3月份,举办两期新轮换协作干部培训班,对357名前后方协作干部进行全员培训,强化政治责任、理清工作思路、提升能力素质。11个帮扶市及108个县(市、区)和省直相关部门凝心聚力、担当作为,采取有力举措推进各项工作落实。

  二、高标准助力巩固脱贫成果。按照“保持资金投入力度和干部人才选派力度不减”要求,不断加大协作帮扶力度,助力协作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一是强化资金支持。在按规定时间节点拨付财政援助资金的基础上,抓好资金项目组织实施,2024年计划实施帮扶项目1851个,已开工320个。会同广西、贵州两省区相关部门修订完善协作资金管理办法,实行“双审双签”,加强资金监管,防范化解资金使用不精准、项目管理不规范和联农带农机制不完善等风险问题。二是强化人才和科技支持。向协作地区选派党政干部317人、专业技术人才1616人,接收广西、贵州干部211人、专业技术人才1249人粤交流培训,持续开展教育、医疗人才“组团式”帮扶,做好科技特派团和产业顾问组人员选派,组织广东1259所学校、391所医院结对帮扶广西、贵州1406学校、424所医院,助力脱贫地区教育、医疗等方面高质量发展。健全完善科技协作机制,组织粤桂、粤黔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对接合作,携手开展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科普教育。三是强化社会力量支持。加大社会动员力度,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深化企业、社会组织和村级等社会力量结对帮扶,捐款捐物6272万元,动员880个村、1324家企业、418个社会组织结对帮扶广西、贵州3285个村。

  三、高质量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坚持把开展“四项行动”作为今年东西部协作的重中之重,着眼增强内生发展动力,抓紧抓实协作帮扶重点工作一是提升特色产业。做好“土特产”文章,因地制宜帮助发展特色林果、高效养殖等优势特色产业和非遗文化、生态旅游、森林康养、休闲露营等新产业新业态,支持农产品生产和初加工、精深加工,帮助培育壮大一批龙头企业,示范带动种养殖、食品深加工等产业发展。东莞利用协作资源帮扶铜仁建强抹茶茶叶基地和加工产业链条,推动抹茶产品走向大湾区市场,实现抹茶产销全国第一、全球第二。二是打造产业集群。持续打造广西南宁市龙光预制菜、来宾忻城县同益新茧丝绸等6个和贵州黔南州独山县轴承、遵义正安吉他、六盘水市水城区铝产业7个产业集群,有针对性引进上下游企业集聚,进一步补链强链延链,形成规模集聚效应。与广西共同推进南宁(深圳)东盟产业合作区、深百产业园、江门(崇左)沿边产业园建设,培育新的产业集群,有序推动产业梯度转移,实现跨省区产业链互补。三是消费帮扶助农增收用好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认定、“圳品”认证等平台,支持协作地区农特产品进入省内高速公路“广东乡村振兴优质农产品驿站”,采购、帮助销售农产品134.06亿元。建设广东区域协作消费帮扶产品交易中心,为广东对口协作省(自治区)免租金提供13887平方米固定展馆,让更多的“土特产”走向大湾区、卖出好价钱。借助“12221”市场营销体系,将协作地区优质农产品纳入粤品走进长三角、京津冀系列推介活动,推动“桂品”“黔货”与“粤品”拓展全国市场。四是提升劳务协作。发挥就业帮扶基地产业园区和帮扶车间等作用,结合“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以及“农村电商”“乡村工匠”等重点工作,总结推广“粤桂高质量职教就业联盟”产教融合、粤黔“广汽班”“广州港班”等做法,组织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培训,与协作地区共同打造特色劳务品牌。第一季度全国在粤就业脱贫劳动力达388.9万人,占东部省份吸纳脱贫人口务工总数的43.44%。今年来,帮助广西、贵州新增16.78万名农村劳动力实现就业,其中脱贫劳动力11.35万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