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优势 凝聚力量 助力大方县织密健康防护网
农工党中央高度重视定点帮扶工作,充分发挥界别优势,有效凝聚力量、汇集智慧,形成“中央统筹、全党参与、协调联动”的帮扶格局,将定点帮扶工作纳入农工党工作大局谋划和推进。充分发挥医药卫生界别优势,多层次多方位多维度开展健康领域帮扶,为预防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积累了成功经验,取得良好效果。从2021年开始,农工党中央进一步优化健康帮扶项目,按照“强龙头、带基层、作示范”的工作思路,帮助大方县做强三级医疗网络,助力大方县织密健康防护网。
一、定方向、建机制、搭平台。农工党中央把高站位谋划、高标准推进、高质量落实融入帮扶工作全过程,加强思想政治引领,汇聚起帮扶工作的合力。建立30个省级组织、15个副省级城市组织“一对一”、“多对一”结对大方县29个乡镇街道帮扶机制。搭建帮扶平台,助力大方县医疗机构完善硬件、增强管理、提升能力,多措并举补齐短板弱项。
二、强龙头、树人才、筑根基。大方县是地处乌蒙山腹地的百万人口大县,医疗体系的完善和提升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基础。围绕群众对优质医疗资源的期盼,农工党中央通过联引知名医院领航、协调优质力量赋能、整合多方资源增效等措施,加强大方县人民医院建设。在大方县成立“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协作医院”,以“农工助力、华西驻点”的“1+N”模式做强大方县医疗龙头。在学科建设方面,因地制宜构建急危重症三位一体管理服务新模式,新创建5个省级重点专科;建立6个博士工作站,实现了多个技术“零突破”。在人才培养方面,通过“在位+在线”的组团帮扶模式,采取“传帮带”、“师带徒”等多种形式,持续开展整体培训和个性化培养,2023年开展“医”路同心学术论坛8场,线上线下累计培训医务人员2.1万余人次,努力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大方县人民医院2023年门诊服务52.92万人次,同比业务收入增长27.57%,目前医院已被贵州省卫健委认定为三级综合医院,在“2022届中国医院竞争力排行榜”中首次入列中国县级医院500强。
三、带基层、作示范、兜网底。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在基层医疗服务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农工党中央统筹资源,通过点、线、面相结合,组团式助力基层发展,兜好健康网底。联引东部优质资源,帮助大方县开展胸痛救治单元建设,目前已被中国胸痛中心联盟认证“国家级胸痛救治单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利用科技惠民生,推动线上“云”集会诊,实现了国家级医学中心—大方县人民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四级联动,有效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救治能力及质量,落实分级诊疗政策。实施“精准医疗爱心行动”,2023年,开展爱心行动共计24次,累计邀请医疗专家148位,会诊患者3435人次,指导治疗用药1216人次,纠错病情人数206人,培训乡村医生403人次,通过“行走的医院”等赋能乡村医生,当好基层百姓的健康守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