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保险优势 创新帮扶模式 助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中国人民保险集团(以下简称“中国人保”)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始终把定点帮扶黑龙江省桦川县、陕西省留坝县、四川省红原县、江西省吉安县和乐安县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围绕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和“七大保险”,充分发挥保险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服务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一、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坚定扛起定点帮扶政治责任。自2002年承担定点帮扶工作任务以来,中国人保始终坚持践行“人民保险 服务人民”的使命担当。在脱贫攻坚期间,主动承担各级安排的扶贫任务,有效发挥保险功能作用,积极助力帮扶县实现提前脱贫摘帽,较好履行了中央金融企业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在2021年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中国人保2个集体和1名个人受到党中央、国务院表彰。过渡期以来,严格落实 “四个不摘”要求,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2021年至2023年,向定点帮扶县累计投入和引进帮扶资金超过2.76亿元,消费帮扶金额超过1.83亿元,培训基层干部人才超过2.66万人次。在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工作成效考核评价中,中国人保连续六年获得“好”的评价。
二、创新推出“保险+”帮扶模式,不断提升定点帮扶工作质效。创新推出“保险+防返贫”,针对脱贫人口因病、因灾、因意外等致贫返贫问题,大力发展防止返贫类保险,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自开办“防贫保”业务以来,不断进行产品优化升级,今年向定点帮扶县捐赠了“惠农保”,为5县6647名监测对象提供风险保障超过7500万元。创新推出“保险+产业”,围绕做好“土特产”文章,提供涵盖生产、仓储、运输到销售等环节的全产业链保险服务,扶持了一批地方特色优势产业,比如留坝食用菌、井岗蜜柚、横江葡萄等,其中留坝食用菌特色产业项目带动当地1600多户脱贫户增收。创新推出“保险+治理”,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加大农房保险、政府救助保险等的拓展力度,助力化解基层矛盾纠纷。
三、围绕“粮食安全”国之大者,持续提升服务“三农”能力和水平。积极为“米袋子、菜篮子、油瓶子”等近300种主粮作物和农副产品提供保险保障,现有农险产品数量超过3600个,2023年农险市场份额40.7%,为6490万户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2.1万亿元。2021年至2023年,在帮扶县累计承保三大主粮467.7万亩,为32万户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43.1亿元,支付赔款9848万元。积极推动农业保险从保物化成本向保完全成本、从保产量损失向保价格收入升级,2021年至2023年,完全成本保险为定点帮扶县248.7万亩水稻提供风险保障超过29亿元。积极助力农村地区防灾减灾救灾机制建设,建立了农险预赔付机制和理赔服务分级响应体系,2021年至2023年累计向帮扶县支付赔款4.12亿元,以保险手段保障国家粮食安全。